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敲下那行字时,河内的谈判团队正盯着屏幕目瞪口呆——“美国对越南关税税率从46%降至20%,转口商品征收40%,美国对越出口零关税。 完美协议! ”
可越南官员手里的谈判纪要明明写着另一组数字:双方拉锯数月达成的共识是11%左右,而非白纸黑字跳出来的20%。 一位参与闭门会谈的越南代表事后透露:“我们从未接受过20%这个数字,这简直是晴天霹雳。 ”
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电话里。 特朗普宣称与越共领导人苏林“愉快通话并敲定条款”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这场通话全程避开税率细节,苏林本人甚至从未参与前期谈判。 华盛顿游说圈流传着更尖锐的吐槽:“特朗普暗算了所有人——包括他自己的团队。 ”
“交易的艺术”正在撕裂贸易规则
这场暗算早有剧本。 翻开特朗普的《交易的艺术》,四步杀招清晰可见:先抛出46%的“天价锚点”让越南股市单日暴跌7%;再用社交媒体高调渲染“历史性协议”制造既成事实;谈判中反复摇摆施压;最后突然翻倍税率逼对手吞下“次优选择”。 前助理贸易代表布罗德曼看得透彻:“总统亲手把谈判人员的信用撕成了碎片。 ”
越南的沉默藏着更多屈辱。 协议要求美国汽车、农产品零关税涌入越南市场,本土产业保护伞被彻底拆解。 更狠的是40%转口税——明摆着要斩断“中国零件+越南组装”的产业链。 越南北部工业区的中资工厂主连夜算账:承受40%关税立刻破产,搬迁生产线需砸数亿美元,横竖都是死局。
竹子外交碰壁地缘钢墙
河内试图走钢丝。 四月关税危机时,越南总理范明政连夜对华承诺“避免损害其他市场利益”,转头却向美国献上三大投名状:86亿美元波音订单、向SpaceX开放卫星市场、严查中国转口贸易。 但妥协换来的竟是更苛刻的捆绑:美国要求越南采购F-35战机替代俄制装备,强塞高价天然气取代中俄能源,甚至逼国企向美资出让30%股权。
经济命脉早已暴露软肋。 美国市场吞下越南30%出口,顺差1235亿美元养活着全国十分之一人口。 当特朗普把关税砝码重重压下,越南连讨价还价的底气都凑不齐。 胡志明市纺织厂主黄文胜攥着成本表发愁:20%关税比原先10%翻倍,但比起46%的灭顶之灾,“竟要感谢特朗普手下留情”——你看,这套恫吓术终究是奏效了。
全球供应链正在流血
连锁反应已蔓延到柬埔寨的成衣厂和泰国的电子车间。 美国试图把“越南模板”复制到印度,要求“印度制造”必须含60%本地附加值,逼得新德里谈判代表摔门离场。 而在深圳,TCL越南基地的工程师紧急测算本土化率:若达不到50%的钢板和芯片自产,价值数亿的电视订单将化为泡影。
最讽刺的是那张关税清单本身。 特朗普宣称对越汽车“零关税”,可越南去年仅进口5亿美元美国车;而越南输美的1195亿美元商品中,19%是电脑零件、18%是机械设备——全是支撑美国制造业的刚需。 这场“惩罚”最终将化作沃尔玛的涨价标签,埋单的还是北美消费者。
此刻河内会议室的灯还亮着。 桌上摊着那份被称作“联合声明”的文件,签署栏空白如初。 越南工贸部官员对记者重复着外交辞令:“双方仍在推进公平互惠的协议……”而华盛顿的回应,只剩特朗普推特页面上那条孤零零的“胜利宣言”。#图文打卡计划#
加杠杆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