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突然对乌克兰“开闸放水”,特朗普为何突然变脸?7月8日,白宫宣布将向乌克兰追加“爱国者”导弹等防御性武器,而一周前美国刚暂停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军援。这一反转背后,是德国总理的紧急斡旋,还是俄军空袭逼出的“应激反应”?更耐人寻味的是,就在军援重启前48小时,特朗普刚与普京通话不欢而散。这场“武器变脸秀”里,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角力?
华盛顿的决策像六月的天,说变就变。7月初还扣着8500枚炮弹和“狱火”导弹不给,转眼就把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塞进援乌清单。特朗普对着镜头解释时,把“防御性武器”四个字咬得极重,可谁都明白,这些装备到了前线,立刻会变成扎向俄军咽喉的刺。
这场反转早有伏笔。7月3日德国总理默茨的电话直接打进了椭圆形办公室,通话记录显示,两人谈的核心就一个:怎么给乌克兰凑齐防空网。德国人心里门清,乌克兰的防空漏洞快赶上筛子了——俄军539架无人机配合导弹突袭基辅,打得乌军只能拿脸接招。默茨这通电话算是掐准了时机,毕竟特朗普刚在普京那儿碰了钉子,电话里谈崩的消息还没凉透。
五角大楼的声明写得滴水不漏,称军援调整是“美国优先”框架下的常规操作。但莫斯科的反应比导弹还快,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开火:“美国人这是在给战火浇汽油!”这话倒也不全是气话。俄军夏季攻势正猛,乌东前线的战壕里,士兵们一边顶着炮火,一边数着美国援助的到货日期。如今白宫突然松口,前线的算盘珠子怕是又要重拨。
基辅的动作更值得玩味。泽连斯基连夜召集军方高层,国防部长乌梅罗夫领到的任务就一条:死磕华盛顿要防空系统。会开完不到三小时,乌克兰军工企业就和美国雷神公司签了无人机合作备忘录。这速度,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利索。明眼人都看得出,乌方这是要借着美国松动的口子,把军援管道彻底焊死。
但武器终究不是魔法杖。俄乌打了两年多,双方早成了“麻秆打狼两头怕”的架势。美国这波军援看似雪中送炭,实则可能让战场变成更血腥的绞肉机。“爱国者”拦截得了导弹,拦得住和谈窗口的关闭吗?
当基辅和莫斯科的士兵在战壕里对射时,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或许该想想:送再多的导弹,也比不上谈判桌上的一支签字笔。毕竟枪炮声里长不出和平,倒是容易炸出更大的坑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加杠杆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