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 | 搜狐公益PLUS
作者 | 宋若诗
“有很多时候,家长会陷在一个‘牛角尖’里面,我们就要把这个云雾给他(她)拨开。”闫力允说。
7月24日,搜狐公益PLUS邀请搜狐焦点公益基金的助医社工主管闫力允、暖心小家管理员全德斌,进行了一场主题为《公益救助背后的“人间真实”》的交流。
搜狐焦点公益基金成立于2012年,专注于救助0-18岁孤困先天性心脏病(先心病)患儿。
两位救助过近千个家庭的资深社工讲述了他们对于公益救助的感触。他们表示,救助过程中首要的是听对方诉说,更重要的是进行引导。
闫力允在手术室前安抚患儿家属
闫力允说,来申请救助的家长,大多无处诉说孩子患病的事,如果说出,不仅得到的帮助有限,还常常会变成别人的“谈资”,因此,基金会介入时,对方往往感到终于找到了倾听者,会向他们倾诉“内心所有的无助、彷徨、压力”。
展开剩余42%但是,基金会的介入不限于倾听、从经济上援助,更需要心理上进行引导,全德斌说。
他们回忆,见过很多患儿家属被苦难困扰,觉得自己“过不去了”,甚至有时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房间,不愿接触任何人。
全德斌说,这时就需要用社工的专业知识,耐心帮助他们“突破”出来。
全德斌在暖心小家陪伴先心患儿
闫力允说,她会用自己曾经从先心病中恢复的例子去安慰患儿家属,告诉对方医疗在进步、国家也在扶持、参与公益的爱心人士也在变多,要向前看。
她呼吁患儿家属:“在这样的困境当中的时候,要从这个‘怪圈’里跳出来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加杠杆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